教师学习心得体会

时间:2021-05-15 20:51:44 学习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精华】教师学习心得体会范文集合10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师学习心得体会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华】教师学习心得体会范文集合10篇

教师学习心得体会 篇1

  教师节,我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张丽丽等十位开模教师的先进事迹后,我感慨颇多,心情很不平静,特别是身上表现出的高尚道德风范,更使我感动不已。

  她们从教十年如一日,尽职尽责,呕心沥血,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他们生活简朴、廉洁从教、克己奉公,言传身教,把自己全部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他们的崇高品格和师德不仅受到学生和教师的尊敬,而且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像张丽丽等这些诚实质朴的人民教师,表现出了高尚的品德和顽强的意志,无私奉献,默默无闻,把自己的心血和力量献给教育事业,她们的身上闪烁着师德的绚烂光辉。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

  师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萃,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必须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她们让我们懂得了,一个人,原来可以这样积极地对待工作和生活,可以这样真诚地与人相处,可以这样热情地帮助别人……在当今冷漠、隔阂渐成风气的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正是这样的生活态度和方式吗?可以想像,假如生活中处处有像张丽丽这样的人,那我们这个社会,必将更加和谐,必将布满更多的温情,必将更有人情味,必将更让人留恋。

  我也深深体会到一种师生间难得的和谐之情,在感动的同时,我又自己感到羞愧,同样身为人师,我却常埋怨工作的不如意,埋怨学生的调皮,埋怨家长的不配合,却忽略了自我反思。惰性越来越占据了我的大脑,我不知道自己的思维中是否还存有“对工作的热情”。郭丽华得知自己患癌证晚期后仍然未有过丝毫的黯淡,痛苦中,她选择了理智:绝不能万念俱灰,要靠治疗向命运抗争,要夺回自己的生命,重新回到她怎么也站不够的讲台。可是我呢?我有着健康的身体,却拖着一个即将瘫痪了的大脑,看不到生活的希望,消极的思想占据了我的心,没有希望、没有信心、没有斗志,有的只是埋怨。

  学习了她们的感人事迹后,我深切体会到:一个人,原来可以这样积极地对待工作和生活,可以这样真诚地与人相处,可以这样热情地帮助别人……我很感动,从中学到了很多,也让我重新熟悉了教师这份职业,在如今的这个工作岗位上,我想我应该用一份真挚的态度去对待。我不能埋怨学生,不能埋怨家长,不能埋怨社会,我要拾起信心,鼓起勇气,争取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为教育事业尽微薄之力。

教师学习心得体会 篇2

  20xx年x月x日,非常有幸跟随刘校长我们丰产路小学一行9人,来到文化底蕴深厚的浙江杭州,感受了杭州先进的教育思想,富有特色的办学理念,随后又来到久负盛名的绍兴,久闻绍兴“大名”与鲁迅有关,小时候在语文课本中学习了许多鲁迅笔锋锋利的杂文,后来又看了许多他的小说,带着无限的敬仰之情来到了这片文人聚集的灵杰之地。 此次外出学习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首先,我感受到不管是杭州的小学还是绍兴的小学,每一所都特色突出,主题鲜明,值得品味和研究。例如:杭州市学军小学,整齐有序的课间操,游戏与课间操有机融合,使人耳目一新;杭州市未来科技城海曙小学,学校建筑色彩斑斓、别具一格,充满了浓郁的童话气息,学校以绘本为依托,围绕“天空在我脚下”的校园文化核心理念,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为校训,着力打造“有梦想、有勇气、有自我、有担当”的校风,构建了丰富完善、富有海曙特色的课程体系;绍兴市北海小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校名取自庄子的《逍遥游》,大概寄托了校长对孩子们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期许,也正应和了学校的主题文化“博学厚德、海纳百川”,对绍兴本土经典诗文的开发与挖掘更是给这个学校锦上添花,充分展示了学校的办学策略“纵向继承、择优而从、横向借鉴、以石攻玉”。杭州市天长小学,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好玩”为学校办学的第一要义,“交往”是差异的实践路径之一,鼓励孩子们在交往实践中发现自己,成长成才。另外一个非常强烈的感受就是文化底蕴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自古江浙出才子,早期的吴越文化就给这个地方奠定了最初的基调,自古重视教育,文化发达,才子佳人辈出,历史上更是文化璀璨,盛产大儒鸿士。

  从小的耳渲目染和传承使这个地方的孩子身上自带儒雅气息,课堂上的老师是温文尔雅的、是耳边低语的,课堂上的孩子是眼里有秩序的。非常有幸聆听了北海小学金老师执教的《水乡吟》,一睹了金老师的风采,富有魅力的语言加上如火纯青的课堂生成能力,让我如痴如醉,以至于下课了还沉浸其中,感慨原来语文课还可以上的这么美,这么动听,像欣赏了一幅优美的风景画亦或如观看了一场精彩的话剧表演,彼时的我真想成为一名小学生坐在那里每天听金老师上课。课堂上孩子们字正腔圆的读和饱满的汉字发音,以及对老师引导的准确应对,让我久久回味,借用旁边听课老师的一句话“文化已经在这群孩子身上打上了烙印”。通过这次学习我深刻感受到了差距,如果没有看到更好的,我以为教育就是这样,但此次出去学习,让我看到了教育还可以这样,还可以那样…人的无限能动性可以使教育这件事情如此精彩,你的脑洞大开,你的奇思妙想都可能在某个孩子的童年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教师的引领作用和专业素养是一堂课的灵魂,一节完美的课一定是老师和孩子们共同完成的,应该不断提升自己,思索最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求上之路漫漫,吾将上下而求索!

  最后,再次感谢领导给的珍贵的外出学习机会!

教师学习心得体会 篇3

  好的师风师德就是一本教科书,对学生的影响是终身的。教师职业的特点和性质,决定了教师要做“人之楷模”。师德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作为教师的我只有坚定自己从教的信念,具备良好的法律素质、心理素质和职业适应能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对教师职业道德有了全新的认识。

  首先,教师应当热爱每一个学生,能够以父母般的感情对待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应当是和蔼的,又是严峻的。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个性,才能和倾向,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学,教师应当深入地观察学生的言语,行为和活动,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体罚学生会使儿童心情压抑,沮丧和消沉,对儿童的成长产生非常消极的后果。与此相反,我应该强调应用奖励的办法,认为对儿童(尤其是那些脆弱或缺乏自信心的儿童)加以赞扬,对儿童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其次,教师应具有广博的知识,应该终生学习,具有崇高科学精神,树立终生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真正履行教师的职责,培养出完美的雄辩家。

  第三,教师应当熟悉所教学科的内容,又能熟练地应用教学方法。只有深刻地理解所教内容,才有可能有效地教学,也能应用良好的教学方法,才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为此,我要做到爱岗敬业,忠诚人民教育事业,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应经常向学生提出问题,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解决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以防事事依赖别人的坏习惯,简洁明了地讲授知识,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总之,既然选择了这一职业,就要爱我的职业,爱我的学生,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尽心尽责,以心换心,以爱博爱,倾我所有,去换取明天的桃李芬芳。加强师德修养即是社会赋予我们教师的责任,也是我们教师适应教育改革开放的必然需要。

教师学习心得体会 篇4

  从我的岗前培训到青蓝工程,我感受到了学校对我的关心和培养。我非常感谢学校给我机会,和优秀教师沟通交流。我也感受到了责任的重大同时,在这个优秀的集体下,我开始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在本学期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多听。进入英才以来,我多听优秀教师的英语课,我们本组的张月明老师,范娟老师的课生动有趣,同时,学生掌握的很扎实。最让我感动的是,我的蓝老师范娟老师,坚持每周听我的课,从不间断,听完过后提出自己的宝贵意见,经常提出建议,让我深深受益。

  2.多问。我搭班的老师甚超老师和王佳老师都从教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科学的方法,和他们沟通交流,让我受益匪浅。比如我班的一个学生董镓溢,这个问题学生常常开心的在地上看书,或是不开心的大叫,常常把课堂弄的不得安宁,但在和王老师沟通后, 我对董镓溢的方法有了变化,多鼓励他,降低标准,只要在位子上坐得住,不打扰别人,就不批评他,下课后再给他补课,让他慢慢地适应课堂学习。

  3.多沟通。和家长沟通后,孩子在家更喜欢听英语,读英语,表演英语,从而爱上英语,形成家校一体的英语学习体系。

  4.多反思。在期中考试后,我发现,孩子对一些音,发音不准,吐字不清。在下半学期的工作中,我在两个班的工作中,开始了重点单词句型人人过关。也让我开始了对弱势学生群体的关心,对他们进行课余辅导。

  5.多鼓励。每个孩子都是弱势的,对他们来说,老师是权威,但如何利用这个权威。让孩子们不仅学到知识,还让孩子获得自信,相信自己能过做好。我尽量每个眼神都充满爱与关心,每当要发火的时候,我想,如果是同事犯错我会这样对待么?孩子都会犯错,当他不犯错的时候,就长大了。我们都在犯错中长大。不仅在课堂上,我采取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比如鱼吐泡泡,考拉上树,装扮圣诞树,等等。还在课下时,对孩子说,你真棒!

  但是,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还需细心,因为,我可能带很多届一年级的学生,但是属于他们的就只有一个一年级,我的一次失败,也许会误导他们一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需要继续努力,不断进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向英才优秀的老师看齐。

教师学习心得体会 篇5

  不久前意外碰到的一位毕业已久的女生对我说的话令我感动不已,她说她对她们小学五、六年级时我担任他们办主任的情景非常怀念,永远难忘。她很感谢我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中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教师对其的影响不仅是一时的,更是一生的。我记得有一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大师们齐聚在巴黎,有人问他们最难忘的是什么?他们的回答几乎是幼儿园、中小学的教师和生活给了他们深刻的印象和启迪。

  “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因此教师这一职业是神圣的,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的艰巨、繁重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是我们的天职。这段时间学校又一次组织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规范的内容有六条,即: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这六条规范是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规范教师的育人行为,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具体表现。通过反复学习,我觉得《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核心问题是师德修养问题。

  师德修养实际上是教师道德认识、情感、意志、信念、行为和习惯诸要素从无到有、从低到高、从旧到新质的矛盾运动过程,因此也就决定了它是一个长期的艰苦过程,这就必然要求教师坚持不懈的努力。不管是师德认识的提高、师德情感的陶冶、师德意志的磨练、师德信念的确立,还是师德行为和习惯的培养都不可能是短时期的、轻而易举就完成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个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要不断的选择自己的行为,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和发展,会提出许多新的问题,教师总是面临新的选择考验,教师道德修养也就不能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而是要求越来越高,永无止境。所以每一个教师都要长期修养,不断磨练,做到坚持不懈才能使自己的思想品质修养不断提高,达到更高的境界水平,适应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师学习心得体会 篇6

  提升个人专业素养 构筑教师美丽人生 20xx年7月11-13日,我有幸参加了古交市优秀名师、骨干教师赴上海研修学习活动,在这次活动中,聆听了六位专家的讲座,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培训活动安排合理,内容丰富,使我受益匪浅、感触颇多。

  一、 专家引领,思想振荡

  本次培训,六位专家给我们做了精彩的讲座。张娜博士做了《教师如何做研究》的报告,她所讲的内容观点新颖,内容丰富,精彩生动,富有引领性和启发性。上海市东中学校长金辉做了《教育质量和教师发展》的讲座,当乏味的教育理论被他用诙谐有趣的语言表达出来,当文化底蕴在他的报告中屡屡显现时,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被他折服了。浦东教发院原院长,特级教师顾志跃的报告厚积薄发,他运用大量的、生动的具体事例深入浅出地为我们指明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还从中指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趋势。教育部校长培训中心的王俭教授以其生动的案例,幽默的语言,睿智的思考为我们做了《让教育多点智慧》的报告,明确了教师学习的层次以及提升教育智慧的策略方法等问题。瞿剑宛是上海浦东教育发展研究所的教师,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了他对美术教育事业的爱与责任,对美术教学的真知灼见,对教育的情怀,他的专业化成长历程激励和鼓舞着我。最让我感到荣幸和激动的是见到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师德楷模于漪老师,她虽已有85岁高龄,但耳聪目明,气定神闲,精神灼灼,谦逊有礼,她讲述了自己从教的亲身经历,“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整整两个多小时,她没有休息一分钟,侃侃而谈,从开始的平述到后来的激情四射,让人对她生出了无限的敬佩、尊重、仰慕。各位名家的讲解,没有难懂生涩的理论,没有华丽繁复的表述,他们用最平实的语言,最容易让我们接受的方式向我们传达了最直接的信息,让我们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

  二、同行交流,教学相长

  本次培训,汇聚了我们古交市名师、骨干教师,每位参训教师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因此,当主持人组织交流时,不管点到谁,每位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成为每位培训人员提高自己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的一条捷径。活动会场气氛热烈,洋溢着浓厚的学习氛围,互动交流为我以后的教学工作起到了点云拨雾的作用。特别对于教材的把握与处理,对于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如何处理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都有了一定的认识,让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少走弯路,更易于把握住知识的要点。听课学习中,除去对知识的学习和吸收,更多的是自我的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课堂,反思自己的专业成长。我想这次学习引发的反思能成为我不断前进的动力,能成为成功的敲门石,能成为我坚定航向的指路标。只有把学到的知识技能转化成自我前进的内驱力,我才会在教学中有所成。

  三、加强学习,提高能力

  自己是一名从教二十多年的教师,岁月似乎消磨了我工作的激情和力量,平时总有点“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消极思想。这次学习,各位专家带给我的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震撼。让我感到自己在思想上、教学中的差距,“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看似他们呈现给我们的都是精彩,其背后必有汗水的挥洒。借用一句话来表达我内心的感受“经历了就会感动,行动了才会有收获。”。所以为适应现状需要我去学习,为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更需要我去学习。

  1、良好的师德风范

  热爱忠诚于自己从事的这份职业,要开展高质量的教学工作必然需要具备鞠躬尽瘁的决心。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只有自己树立了正确的教学职业观,并且尊重自己的选择,对自己有道德标准的严格要求,这样才能成为有职业操守的教师,也能成为学生崇拜和尊重的榜样,作为教师,都愿意与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

  有道德的学生。学生也愿意与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的教师。所以,要做一个让教师和学生都愿意接近的教师,本身就应当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既受同学的影响也受教师的影响,而主要是受教师的影响、学生愿意接近的教师,比学生不愿意接近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要大。我们的学生虽然处于基础教育学习阶段,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他们的见识和判断力日趋成熟,学识只能满足他们一时的求知愿望,真正打动他们内心的,是教师人格和道德的力量。这力量才是长久的,它将影响学生的一生,是学生未来的立身之本。因此,就对学生一生的影响来讲,学识、权力、外表等加在一起,也远不如道德重要。一个教师当已失去对学生构成影响的所有因素,其在学生心目中的真实情感才会真实地显露出来,对其师德师风的评价才最可信。

  2、丰厚的文化底蕴

  场场报告,专家们引经据典,侃侃而谈,让人分明的感受到他们的文化功底。聆听他们的讲话,可以受到很好的文化熏陶,简直是一种享受,让人如沐春风。于漪老师作为一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演讲时什么稿子也没有,就能如此滔滔不绝,思路清晰,丝毫没有多余的啰嗦的话语,这应该就是学习的积累、沉淀,如果没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没有几十年如一日对教育对知识的孜孜以求,我想是不可能做到这样的。

  读书是提升教师自身文化底蕴素养的基本途径。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也说:“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它充实着思想江河,读书不是为了明天上课,而是出自本能的需要,出自对知识的渴求”。尤其是教育教学专著、经验介绍、案例随笔等。这些都该认真阅读,细细品味。重点内容重点章节更要反复阅读,直到读懂,有的还可以尝试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之中。“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交百人友”。教师只有博览群书,并持之以恒专心阅读,日积月累,才能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增长自己的教育智慧,强化自己的人格魅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品位,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进而积极地影响学生,并增加与学生交往的交融性。除了会学,还要善思。事实上,善于观察与反思,是人走向成熟的开始。教育家波斯纳斯说:“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是肤浅的知识”,进而总结了教师成长的公式为“经验+反思=成长”。这就要求我们做教师的能自觉反省和客观评价自己的昨天,明确今天的现状和任务,科学地规划明天。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做到清醒明智。如果一个教师心中有规划,按计划坚持下去,天天反思,天天有收获,一定能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提升自己的能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显示自己独特的教学魅力。

教师学习心得体会 篇7

  我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学习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感到任重道远。老规范共八条,新规范已精简成现在的六条,但是内容更为充实,体现了时代特色。

  作为一名教师在学生,教书育人的具体行动才能体现出来。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他用诗一般的语言十分确切地指明了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方式和途径。他还说,“我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对孩子的爱。这一点自己也深有体会,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爱自己所教的孩子。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属于亲缘关系,不是出于个人需求,而是来源于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这是一种特殊的、充满科学的、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这种爱具体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特有的一种亲近感、期望感和献身的热忱。这种爱可以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可以在师生之间架起心灵上相互沟通的桥梁,可以转化学生自身学习和进步的内在动力。正像一位同事所说:“有时自身感到很疲乏,当一走进教室见了自己的学生,不知从什么地方那个劲儿就上来了。”我认为这就是一种爱的力量,有了这种爱,什么金钱、享乐将会被抛于九霄云外。教育是爱的教育,没有对孩子的爱就没有真正成功的教育。就不可能建立起师生之间平等、和谐、融洽的关系,获得学生的信任,赢得学生的支持,提高教育和教学的成效。

  其三要做到“细微之处树榜样”。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除了忠于事业,关心热爱学生之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己。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教师的任务是用自己和榜样教育学生。”也就是说,身正方能影子不斜。特别是小学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是智慧的象征和人格的化身,教师的言行就是道德标准,教师的思想、言行、作风和品质,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学生,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欲正人先正己。同时作为一名教师,就努力使自己得到全面的发展,努力形成一种健康、完好的、和谐的人格:德才兼备,言行一致,不拘小节,聪明过人,举止稳重等等。

  总之,从事了教师职业,就意味着我们整个人生航程始终面临着人格上的挑战。特别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时刻铭记自己的职业道德,工作中履行职业道德,才真正称得起是一名教师。

教师学习心得体会 篇8

  最近正好在参加全国中小学继续教育网的培训学习,其中第二模块师德与专业发展,正好是师德培训,通过学习本人也是受益良多。今年的师德师风培训让我收获很多,曾经的困惑在培训中慢慢释然,找到了明确的答案。我会努力地加强师德建设。我个人认为要提高自身的师德师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一是热爱教育事业: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具有奉献精神。教师只有热爱教育,才会热爱学生,才会献身于教育。热爱教育教育事业需要的是我们教师实实在在的付出,而不是事事以钱来衡量自己的工作。因此教师只有职业心是不够的,还需要我们把这份对工作的职业深化为事业心,只有拥有了对事业的一分热爱,才能脚踏实地、默默奉献,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

  二是加强政治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养:我学习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提高教师政治素质的文件和书籍,同时还听取了教育专家师德报告,通过这些师德报告及先进事迹的学习,我更深刻地认识到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也更要提高教师道德的修养。

  三是热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我们与学生共同创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尊重学生。为此我们更应通过爱去尊重我们的学生。但在传统教育的影响下,教师往往对一些成绩好好的学生不自觉地有一种偏爱;反之,对一些学习成绩差、平时有经常违纪的学生则总是认为“孺子不可教也”,甚至大发肝火,更甚者动之以体罚。其实,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的天赋,在一些我们认为的“坏孩子”身上也有潜能,我们要善于发现,这就需要教师对他们同样的倾注一些爱、一份尊重。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总之,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只有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教师学习心得体会 篇9

  一只桶的装水量,取决于最差、最短的那块桶板,这个古老的“短板理论”正好可以用来说明教师“知识结构”对于教育的重要性。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现在的问题是中小学教师的“知识之桶”里到底装着多少水?又还能加入多少水?肖教授讲到,教师的知识之桶,应包含三方面的知识:通体性知识、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为丰富教师的通体性知识,肖教授始终提倡“我读书 我快乐”、“问渠那得清如许——呼唤书香校园”,提倡教师要通过阅读来获得通体性知识,以此获得深厚的文化基础和广博的文化视野,“诗书满腹气自华”,要通过阅读让教师成为知识的真正拥有者和创造者。

  对于教师该读哪类书,肖教授也指出教师的阅读既要广泛,又要有意识地进行选择,特别注意各学科知识的搭配与多学科内容的融合,要与经典为友,做有思想的教师。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教师的“身份”知识,要求教师具备特定的学科知识,作为教师知识的主干和核心,对此要求甚高,不仅要对知识融会贯通,还需要有个性化,以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教师的条件化知识更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要求教师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认识教育的本质问题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先教会学生学习做人,然后教会学生学习知识。最后肖教授提倡教师们从实践出发,行动起来,从写详案开始,从学写反思收获,积极参与教育叙事的研究,参与教育实验着手,进一步提高自身修养。

  回顾这一年多的教育教学,似乎一直忙忙碌碌于课堂教学、课外辅导、批改作业,职业倦怠使我们早就远离了书本,日常教学工作几乎就是靠着吃老本来完成,所谓的专业培训离我们的实际工作太遥远,往往起不到指导实践的作用,而感觉《教师的幸福人生和专业成长》讲述的就是我们需要的,通体性知识的获得正是需要这类书籍的营养,指明了条件性知识补充的方向,让我们意识到了教学反思的重要性,拨开了以往教学工作中的团团迷雾,真正起到了指导专业成长的作用。

  让我们充分利用闲暇时光,沉淀自我,宁静关照,从读书中汲取营养,享受属于教师特殊的幸福人生!在教学中也带领我们的学生徜徉书海,一起分享读书的快乐!

教师学习心得体会 篇10

  和着春风,踏着阳光,在美妙的四月天里,我们带着大包、小包踏上了国际大都市——上海。我们满怀希望,满怀憧憬,希望装满大都市的教学理念来点缀我们瑞安的教学风景,引导我们的教育方向。在上海我们深入育才初级中学课堂,与一线老师对话;在上海我们进入华东师范学府,聆听大师们的思想;在上海我们讨论思考

  交流,找寻教育的方向与本真。短短几天的学习结束了,虽然时间短,却给我带来了不小的“震动”,也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

  NelNoddings说:“学校教育不是通往上流社会的阶梯,而是通向智慧的道路。成功不能用金钱和权力来衡量,成功更意味着建立爱的关系,增长个人才干,享受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以及与其他生命和地球维系一种有意义的连接。”德性,正是新课改所体现的,知识是呆板的,人是生动的,教育学生,首先就是要让他们学会关切,学会关联,学会关爱,把知识转化为德性。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内心的成长,使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对自己、社会负责的人。

  一、化知识为德性,教师不仅是教学生知识,更是教学生学、悟知识

  教育的价值是以为人发展为本。人的发展是以知识的学习与发展为载体,教育是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为舞台的。教育的本质是激发人探究的创造力,培育人的德性,因为没有健全的人性,就没有健全的经济和社会。所以新课程,追求的是学生的发展,学生德性的发展,学生德性自主的发展。

  传统注重知识记忆的教育,老师、教材是权威者,钟启泉教授说:“知识不是一种外在于个体或强加于个体的被管理被灌输的‘客观’东西,而是一种可探询、可分析、可切磋的动态的探究过程”“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是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教什么不是由知识决定的,而是由教学过程来决定的。以前我们常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在知识爆炸,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即便有十桶水都不够。新课程呼唤教师角色的变化,更多的是服务意识,更多的作用是引领者、指导者。教学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方法,让他们自己习得知识。

  在心理课中,这一点更加明显,教师就是为学生的心理服务的,更加注重学生心理品质的发展,教学就是围绕“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开发他们的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开展的。至始至终,都“以人为本”,相信学生是自己困境的最好解决者,正所谓“助人自助”。心理活动,也不是简单的指导学生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而是通过活动,与学生产生心灵上的共鸣,让学生自己体验到其中的道理。

  二、以发展学生德性为本,关注学生心理品质发展与预防心理问题

  日本学者佐藤学说: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精雕细啄,才能得到扎实的成果。这就要求教师扎根教学实践,扎根生活实践,放眼大局,着手细节,让自己的工作既有的放矢,又深入基础。学生的基础是什么?就是人性的呼唤,唤醒、激发他所有的积极品质、潜能,使自己爱学习,乐学习。《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坚持发展、预防和危机干预相结合原则。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挖掘他们的心理潜能,注重预防和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心理行为问题。

  这是许多特级教师和教授的共识,不管是赵欣才的“研究学情,以学定教”,还是钟启泉、吴刚平大师的课改理念,都是以发展学生为目的。虽然他们没有讲到心理健康教学,但道理是一样的。作为其它基础学科的心理教学更应该关注学生德性的发展,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所有活动的设计最终都是为提高自主自助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和发展其品质而服务的。

  三、发展学生德性,关注学生的学情,预设教案

  只有关注学生的学情,才能知道从什么程度开始教,教学才会有针对性。如何关注学生的学情?钟启泉提出:研究学生(儿童研究)、吃透教材(洞察教材的结构、意图)。陆伯鸿提出:备课时要做到“三个明白,三个把握”,一个是自己明白(对文本的解读);第二个是学生明白吗?明白到什么程度?第三个是我怎么教学生容易明白?在研究学情的基础上,才能设计预案。预案的设计是静态的,而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设计预案时就应有“把我捏碎了塑成一个你”的精神,考虑学生的学法、习惯等等因素。让学生先学后教,多学少教,吴刚平教授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会讲,这是教学方向。

  其实,心理课中何尝不是这样,每设计一节课,都要以所教班级学生特点为出发点,既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又发现学生的个别差异。在课前要深入学生当中,做调查、访谈。然后根据学生特点针对性的设计过程,只有针对性强了,学习过程的有效性就会凸显出来。

  四、课中倾听学生心声,注重知识的反思、体验、内化、行动

  课堂上学生是风景,老师是背景。钟启泉说:老师上课应该做四件事,即倾听、串联、反刍、聚焦。在我看来,老师最应该要做的是倾听。这也是一名优秀心理老师所具备的,我们要学会听学生所说的,听学生的反映和教材有什么关联,听和其他的学生发言有什么关联,听和他以往的发言有什么关联(进步),更要听学生所

  说背后想说的。与学生心贴心的,才能理解接纳学生,才能化爱于无形。此次,吴刚平教授和吴金瑜校长都讲知识分为三类:感官识记性知识(学科知识)、意义理解性知识、过程体验性知识。现在很多教师是直接把德性给学生,学生只获得事实性知识、死知识。现在学生不缺知识,缺的是方法性知识、价值性知识。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自己加工,自己归纳、反思,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才能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学生有感受了,内心触动了,便收获了知识,而且把这种知识化为德性。所以在以后的心理教学实践中,要让学生学会在课堂内外反思自己的行为、心理,把自己的所思、所感运用在生活中,自觉的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这就要求老师在课中充分尊重学生,调动学生,使学生自主的开展学习。

  唐僧西天取经是为造福平民大众,此次我们上海取经也是为我们瑞安的教育添砖加瓦,让学生在教育的天地里能主动地学习,快乐地学习。接下来,我们所要做的是把这些学的内化为自己的教学理念,扎根在教学实践中,努力使自己的教学走在改革的前头,不辜负“领军”教师的称号。

【【精华】教师学习心得体会范文集合10篇】相关文章:

1.【精华】教师学习心得体会范文5篇

2.【精华】教师学习心得体会范文10篇

3.【精华】教师学习心得体会范文6篇

4.教师学习心得体会范文集合9篇

5.【精华】教师学习心得体会范文汇总8篇

6.【精华】教师学习心得体会范文锦集5篇

7.【精华】教师学习心得体会范文汇编5篇

8.【精华】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范文集合10篇